Bewise Inc. www.tool-tool.com
Reference source from the internet.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无取向电工钢的涂层厚度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制样方法对成像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由于涂层薄(约为 1.0μm),传统的金相研磨方法无法清晰准确观察到真正的涂层厚度。经低温脆断和喷金处理后,就能得到清晰的涂层断面微观电子像。
AXaa01040021 HG70钢的焊接性能
HG70钢是一种高强度低合金机械工程用钢。本文研究了焊缝中扩散氢含量与预热温度的关系。通过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小铁研试验,评估了HG70钢的裂纹敏感性,测定了手工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G70钢具有较低的裂纹敏感性,其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AXaa01040022 稀土在钢中的应用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文叙述了稀土在钢中应用的概况。总结了稀土对钢的净化、变质和合金化作用。强调了钢水质量、稀土加入方法、炼钢工艺等前提条件对稀土在钢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对稀土的开发、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在钢中使用稀土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建议。
AXaa01040023 用稀土-发展21世纪钢的重要途径
文章指出并讨论了钢铁正进入新发展阶段。指出20世纪大约用了30年时间认清和基本解决了实际结构材料σs(σb)低的问题,而后50多年的主要努力是提高σf;并结合阐明提高σf的途径,介绍和讨论了钢中稀土的作用。还阐述了钢中稀土的特殊性,并指出正是它决定了稀土钢的发展历程。
AXaa01040024 开发我国稀土微合金钢新品种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稀土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将我国稀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稀土微合金钢品种优势的建议。
AXaa01040025 钢中稀土微合金化作用与应用前景
低氧硫钢中室温下稀土固溶量达10-5-10-4,MnS夹杂完全变质后,稀土固溶量显著增加,酸溶铝,Nb,Ti均有利于提高钢中稀土固溶量。固溶稀土偏聚在晶界,减少硫、磷在晶界的偏析,渗碳体中固溶稀土多于铁素体。稀土和央相互作用,减少珠光体数量、珠光体片间距和渗碳体厚度,细化珠光体组织,提高硬度。
AXaa01040026 低碳钢氩弧焊焊剂的研制
针对低碳钢研制了由卤化物、SiO2,TiO2,Cr2O3等组成的氩弧焊焊剂,分析了各种单一成份的活性剂对焊接熔深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多组元活性剂进行研究,优选出合适的配方,按此配方制成的活性剂可以大幅度地增加低碳钢氩弧焊的熔深,可一次焊透12mm厚的对接低碳钢钢板。
AXaa01040027 超低碳贝氏体(ULCB)钢研究进展及应用
介绍了超低碳贝氏体钢产生的背景、强韧化机制,以及冶金理论和加工工艺变革在该领域的应用和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
AXaa01040028 ICP-AES法测定普碳钢及低合金钢中铝等23种元素
研究了利用ICP发射光谱仪测定普碳钢、低合金钢中23种元素的方法,确定了各元素的检出限、检测下限,给出了各元素的测试含量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的特点。
AXaa01040029 金相学史话(4):合金钢的早期发展史
Faraday进入皇家学院(Royal Institution)后,在1820-1822年间从事包括钢、镍、铬及贵金属在内的合金钢研究,尽管未发展出有实际用途的钢种,也可算是合金研究的先驱。1856年转炉炼钢法出现后,钢产量猛增,Mushet高碳高钨自淬灭刀具钢应运而生(1868),逐渐发展成18-4-1高速钢(1906)。 Hadfield在1882年研制出高碳高锰奥氏体耐磨钢,成分至今未变。他还研制出硅钢片,并在1903年制出第一台铁损小的变压器。Brearley 在1913年研制出低碳高铬(1Cr13)马氏体不锈钢,在这之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才问世。本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合金结构钢的发展(合金钢牌号前面冠以SAE就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缩写),而两次世界大战都伴随有合金钢的产品及品种的大发展。
AXaa01040030 低碳锰铌钢在NaCl溶液中的点蚀敏感性
通过金相及能谱分析,详细介绍了试验用钢的化学成分和夹杂物类型、形态等。试验用钢在3%NaCl溶液中进行了阳极极化试验和短时间的自然浸泡试验,并用显微镜观察了试样表面。综合分析认为:MnNb钢的点蚀敏感性与其夹杂物类、形态等有关。
AXaa01040031 合金元素与HSLA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关系的研究综述
针对HSLA钢的焊接接头,本文对合金元素组织与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控制好HLSA钢的显微组织是使其成为可焊性好、大高强、高韧性钢的有效措施。了解钢中合金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优化HLSA钢性能至关重要。
AXaa01040032 Ti-Nb对高强IF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的冶炼轧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钢中固溶Ti、Nb含量对它们的冷轧\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钢中固溶Ti、Nb原子和粒子特别是固溶Nb原子的数量增加,冷轧组织变形特征增强,退火组织晶粒细化,强度增大,塑性降低,深冲性能削弱。这些规律是它们对再结晶规律及其引起的各工序过程组织结构演变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AXaa01040033 带钢连续涂镀技术的发展
涂镀层钢板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作者概述了四种类型带钢连续的涂镀层技术(热浸镀层技术、电镀层技术、有机涂层技术和真空镀层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涂镀层钢板的发展现状。可知,带钢连续涂镀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其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同时,我国应努力发展该技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AXaa01040034 ICP-AES法同时测定合金工具钢中的Cr 、Mo、V
采用盐酸-硫酸对以Cr 、Mo、V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工具钢试样进行消化,用ICP-AES法同时测定试样中Cr 、Mo、V的含量。
AXaa01040035 微量碳在钢铁材料细晶化强化中的作用
通过调节热处理条件使微量碳处于完全固溶状态、析出状态或偏析在晶界,利用室温拉伸实验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状态下碳对高纯铁细晶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all-Petch关系式中的σ0项只受晶内固溶碳量和碳化物析出支配,而κ项受碳在晶界的偏析量控制,且随偏析量直线增加。
AXaa01040036 钢纤维对RPC抗压强度增强作用的研究
分别研究了两种情况下,钢纤维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一种是钢纤维掺量不变,不同水胶比下钢纤维对RPC抗压强度的增强效果;另一种是水胶比不变,钢纤维掺量变化对RPC抗压强度的增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的变化,对钢纤维使RPC抗压强度的增强效果影响很大;在水胶比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钢纤维掺量临界值,当钢纤维掺量大于临界时,钢纤维的增强效果十分明显。
AXaa01040037 脉冲电压对GCr15轴承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电脉冲处理运用于GCr15轴承钢凝固组织的研究,通过改变脉冲电压得到了枝晶显著细化的凝固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使GCr15轴承钢的珠光体发生粗化变化。并且对电脉冲细化金属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AXaa01040038 不同稀土、硫含量重轨钢的组织与性能
研究了具有不同稀土、硫含量重轨钢的组织与性能。在低硫重轨钢中,稀土元素具有使硫化物夹杂改性、抑制先共析铁素体析出以及细化NbC析出相等作用。稀土的加入明显改善钢的纵向力学性能,当加入量为0.02%、钢中稀土硫比ω(RE)/ω(S)=1.57时,钢的强度、韧性及抗疲劳性能最佳。在高硫重轨钢中,稀土的加入可使硫化物明显改进,但对钢的纵向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
AXaa01040039 API P105油管钢在含CO2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极化测量,研究了在含CO2的溶液中NaCl含量对APIP105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含量的增大,P105钢的腐蚀电位正移,抑制了腐蚀过程的阴阳极反应,降低了P105钢的腐蚀速率,分析表明,Cl-在APIP105钢表面的吸附为Temkin 等温吸附。
AXaa01040040 低碳钢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
从钢的强韧化理论入手,逐一分析了低碳钢中各组织因子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并在Hall-petdh关系式的基础上,结合低碳钢生产的特点,通过定量的热模拟实验研究,回归分析得到了低碳钢组织与力学性能间的基本关系式。
AXaa01040041 Q235碳素钢超细铁素体在奥氏体内的形核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Q235央素钢形变强化相变过程中超细铁素体在奥氏体内部的形核;使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分析了析出的铁素体取向。结果表明,随内、外界条件不同,奥氏体内有两类典型的铁素体形核地点:形变带及奥氏体晶界附近的形变不均匀区。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增加,形变温度的降低有利于铁素体的形变带形核。在A3-Ar3的超细铁素体最佳形成温度区间,靠近A3形变可使铁素体及第2组织均匀分布。形变带形核造成带状分布的铁素体及第2相,不仅形貌上出现方向性,铁素体取向也出现择优。
AXaa01040042 冷变形工艺对IF钢深冲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IF钢经铁素体区热轧后的后续冷变形工艺,提出了两次冷轧及两次退火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新工艺获得rm值明显高于传统的一次冷轧及一次退火工艺,r值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的规律性因冷变形工艺而异。通过控制制冷变形率在两次冷轧中的分配方式,可以使有利于材料深冲性能的因素获得良好遗传。
AXaa01040043 激光局部氮化改善取向硅钢磁畴结构分布
采用激光氮化方法(LN方法)对取向硅钢表面进行局域线状氮化处理,引入气态氮作为合金化元素,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硅钢表面氮化物形成的影响。对传统观察磁畴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研制了一种新型的Fe3O4磁流体,这种磁流体不仅能进行适时观察磁畴结构,而且带膜磁畴观察。利用XPS方法及Fe3O4磁流体磁畴观测方法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及磁畴观察。
AXaa01040044 稀土元素对低铬半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低铬半钢铸态及经热处理后组织中的共晶碳化物形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材料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能改善共晶碳化物的形状,抑制热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提高其热疲劳性能,尤其稀土变质后再经热处理后效果明显。当试样经0.20%(质量分数)稀土变质后经950℃, 3h正火处理时,热疲劳性能最佳。
AXaa01040045 FW线型均匀布满条件分析
针对以往圆筒形容器FW线型设计,基于实际纤维缠绕线型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满足FW线型均匀布满的条件,确定了在此条件下微调中心角Δθ、纱片宽度bw及小车往返次数w的一般表达式。
AXaa01040046 浅谈玻璃钢浴缸
阐述了玻璃钢浴缸的工艺、性能、优缺点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AXaa01040047 稀土对渗铝KH40耐热钢氧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OM、SEM、EDX和SRD等仪器设备,研究了经渗铝和稀土渗铝处理的HK40耐热钢在1000℃、1100℃、1200℃空气中氧化的行为。发现经渗铝和稀土渗铝处理的HK40耐热钢试样,其氧化动力学呈抛物线规律,经稀土渗铝处理后的试样,其氧化膜的塑性和粘附性得到改善,抗氧化性能有所提高。
AXaa01040048 D6AC钢冲击断口形貌的分形研究
利用扫描电镜对含MnS夹杂物和含ZrN夹杂物的D6AC钢的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利用数字图象法测定了试样的断口分形维数,揭示了冲击断口形貌和冲击韧性与夹杂物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材料冲击断口形貌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拓宽了分形几何学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范围。
AXaa01040049 同步、异步组合轧制取向硅钢极薄带的织构研究
采用同步、异步组合轧制方式将成品工业取向硅钢板冷轧到0.08mm,然后在纯氢气炉中高温退火,采用ODF和反极图定量分析硅钢薄带的冷轧和再结晶织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步、异步组合轧制方式下,冷轧薄带的变形织构与一般常规冷轧板的相同,但沿板厚呈现了不对称分布,经840℃保温6h退火,晶粒取向为集中的{110}<001>。
AXaa01040050 氯化亚锡还原-硫氰酸铵快速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的钨
建立了氯化亚锡还原-硫氰酸铵快速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钨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00μg/50mL,相对标准偏差为0.24%-1.22%。
AXaa01040051 钢/玻璃钢耐腐机车容器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针对机车用钢/玻璃钢复合容器提出了冷弯、弯曲性能及疲劳性能试验,以考察钢/玻璃钢界面处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界面性能能满足使用要求,并测定了容器受冲击时界面不脱壳的冷弯角度。
AXaa01040052 预埋件对玻璃钢峰窝夹层结构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几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预埋件对某地面雷达天线罩的强度、刚度和电性能的影响,从而说明了天线罩支撑点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AXaa01040053 玻璃钢制品在电气和核电中的应用研究
简述了电气及核电用玻璃钢制品的研究,并给出了相关的性能数据。
AXaa01040054-02 低合金钢比辉渗W-Mo-Co初探*
本文利用了由我国学者徐重发明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普通低合金钢锯条齿部渗入W-Mo-Co三种合金元素。
AXaa01040055-02 低碳钢的ECA组织细化研究*
晶粒细化是可以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有效手段。在近几十年中,钢铁材料的细化一般是通过微合金元素对热加工阶段再结晶、相变和晶粒长大的作用,对轧制工艺及随后冷却的控制来实现的。对于不含合金元素的低碳碳素钢,由此发展的工艺原则上是不适用的。目前,制备超细晶材料的工艺方法主要有气相沉淀,非晶合金晶化,机械合金化及大塑性变形等。其中大塑性变形方法由于具有能够制备出大块致密材料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许多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获得大应变或超高应变变形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三向锻压法、扭转形变法、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简称ECA变形)法。
本文成功地实现了室温下Q235钢的ECA11道次变形,并获得亚微晶组织,晶粒尺寸达到了0.3~0.4μm。ECA变形组织随变形道次的增加而细化,其中第一道次的变形程度最为显著。在本文所采用的C方式ECA变形条件下可以珠光体中的渗碳体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
AXaa01040056-02 高强度钢板热处理生产线的研制*
根据高强度钢板热处理后要满足整体硬度均匀、无软点、钢板变形小的要求,针对国内钢板热处理装备与工艺以周期式加热、简易压淬为主的情况,研制了一种用于高强度钢板热处理的新型辊底式生产线。它具有结构新颖、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的特点。这条生产线有效的提高了钢板淬火的工艺技术水平,解决了高强度钢板淬火工艺技术的难题,经生产检验,该生产线使用效果良好。
AXaa01040057-01 经强束流金属离子注入的几种钢的表面结构和成分*
热挤压模具的润滑和磨损一直是困扰铝材工业的难题。就提高铝挤压模性能而言,传统的氮化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挤压之前,常将模具预热到300- 320℃,而坯料也要预热到380-400℃。当坯料被加热时,其表面被氧化,由铝变成几乎与金刚石一样坚硬的菱形晶体Al2O3。此外,如果模具在氧化性气氛中预热,必须特别小心,模具温度在氧化性气氛中预热,必须特别小心,模具温度不允许超过435℃。因为在这样的温度下,模具氮化层表面将开始形成氧化铁,这将改变氮化层的性能,从而降低挤压铝的屈服强度。由于氧会引起点腐蚀并使模具表面疏松,因而在预热阶段氮化模具承载表面就开始腐蚀,加上 Al2O3的耐磨性会导致承载表面过早和突然破损。离子束表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改性技术,它是将元素的离子加速到约100keV左右注入零件的表面,形成改性层来提高其耐磨抗蚀性能。由于以往用于半导体乞讨性的注入机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而且引出的金属离子束流小,注入效率低,因此金属离子注入材料改性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金属蒸汽真空弧(简称MEVVA)离子源的研制成功及改进,为金属离子注入材料改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采用由此源引出的强束流脉冲金属离子对几种钢表面进行了离子注入研究,考察了改性层的耐氧化性、表面成分和结构以及内在联系。
AXaa01040058-01 激光氮化改善取向硅钢性能的研究*
本文采用激光氮化方法(LN方法)对取向硅钢表面进行氮化处理,研究了氮化处理对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利用XPS方法及磁畴观测方法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
BW碧威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客户端改善切削方式、提供专业切削CNC数控刀具专业能力、制造客户需求如:Cutting tool、切削刀具、HSS Cutting tool manufacturer、Carbide end mills manufacturer、Carbide cutting tool manufacturer、NAS Cutting tool manufacturer、Carbide end mill、Aerospace cutting tool、Carbide drill、High speed steel、Milling cutter、Core drill manufacturer、钨钢铣刀、航太刀具、钨钢钻头、高速刚、铰刀、中心钻头、Taperd end mills、斜度铣.Metric end mills manufacturer、公制铣刀、Miniature end mills manufacturer、微小径铣刀、钨钢切削刀具、Pilot reamer、领先铰刀、Electronics cutter、电子用切削刀具、Step drill、阶梯钻头、Metal cutting saw、金属圆锯片、Double margin drill、领先阶梯钻头、Gun barrel、Angle milling cutter、角度铣刀、Carbide burrs、滚磨刀、Carbide tipped cutter、焊刃刀具、Chamfering tool、倒角铣刀、IC card engraving cutter、IC芯片卡刀、Side cutter、侧铣刀、NAS tool、DIN tool、德国规范切削刀具、Special tool、特殊刀具、Metal slitting saws、Shell end mills、滚筒铣刀、Side and face milling cutters、Side chip clearance saws、交叉齿侧铣刀、Long end mills、长刃铣刀、Stub roughing end mills、粗齿铣刀、Dovetail milling cutters、鸠尾刀具、Carbide slot drills、Carbide torus cutters、钨钢圆鼻铣刀、Angeled carbide end mills、角度钨钢铣刀、Carbide torus cutters、短刃平铣刀、Carbide ball-noseed slot drills、钨钢球头铣刀、Mould cutter、模具用刀具、BW微型涡流管枪、Tool manufacturer、刀具制造商等相关切削刀具、以服务客户改善工厂加工条件、增加竞争力。欢迎寻购~~~碧威股份有限公司www.tool-tool.com